百度360必应搜狗淘宝本站头条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IT技术 > 正文

写着简单和跑得快是一回事,SQL 为什么不可能跑得快?

wptr33 2025-02-18 13:42 25 浏览

我们讨论过代码编写的难和繁的原理问题,现在关注性能问题,运行速度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我们知道,软件不能改变硬件的性能,CPU 和硬盘该多快就多快。不过,我们可以设计出低复杂度的算法,也就是计算量更小的算法,计算机执行的动作变少,自然也就会快了。本来要做 1 亿次运算,如果有个好算法能把计算量降低到 100 万次,那快出 100 倍就不奇怪了。但是,光想出算法还不够,还要把这个算法实实在在地用某种程序语言写出来,否则计算机不会执行。

然而,如果采用的程序语言不给力,就有可能真地写不出来,这时候就干瞪眼忍受低速度。

SQL 就会经常发生这种事。我们用这个简单例子来说明:从 1 亿条数据中取出前 10 名,用 SQL 写出来并不复杂:

SELECT TOP 10 * FROM Orders ORDER BY Amount DESC

这个语句里有个 ORDER BY 的字样,对应的执行逻辑就是要对 1 亿条数据做大排序。我们知道,排序是个非常慢的动作,要把数据遍历多次(具体复杂度是 N*logN 次 ),如果数据量大到内存装不下,那还需要外存做缓存,性能还会急剧下降。如果严格按这句 SQL 描述的逻辑去执行,这个运算无论如何是跑不快的。

其实,我们知道,只是取前 10 名并不需要将所有数据做大排序,只要在遍历时始终保持一个前 10 名的小集合,遍历过程中不断地修正这个小集合,一次遍历可以了,复杂度是 N*log10,和 log1 亿相比差了 8 倍左右,也就是计算量能小 8 倍,而且这种算法完全不需要外存做缓存。

遗憾的是,用 SQL 无法描述这样的计算过程,只能写成上面那个样子,然后指望数据库去优化。所幸,几乎所有数据库都会优化这个句子,没有傻到去做大排序了,所以也能跑得比较快。

但是,情况再复杂一些会怎样呢?比如我们把需求改成计算分组内的前 10 名,SQL 写出来是这样的:

SELECT * FROM (
    SELECT *, ROW_NUMBER() OVER (PARTITION BY Area ORDER BY Amount DESC) rn
    FROM Orders )
 WHERE rn<=10

这和刚才针对全集取前 10 名的写法相差就很大了,这是我们之前说的缺失离散性导致的。要先借助窗口函数造一个组内序号出来,再用子查询过滤出符合条件的记录,也就是有点“绕”了。

无论如何,这里还是有 ORDER BY 字样,其中的运算逻辑还是要排序。我们实际测试发现,在 Oracle 中,同样的数据量,计算这种分组前 10 名要比上面那个全集前 10 名慢出几十倍,按说多个分组应该只慢一点点才对。Oracle 有很大可能性真地去做了排序甚至是外存排序(当然我们没读过 Oracle 的源代码并不能确定),数据库优化引擎在这种稍复杂的情况下就晕掉了,只能老老实实按 SQL 写的逻辑去执行,性能就会陡降。

当然,也许哪天数据库又进化了,碰到这种情况也会优化了(事实上确实有了)。但总有更复杂的情况,而数据库优化引擎的进化速度是非常慢的。

比如这么一个更复杂的需求,做电商系统中的漏斗分析,计算每一步动作后的用户流失率。下面是一个实际业务中发生的三步漏斗计算,SQL 会写成这样:

WITH e1 AS (
    SELECT userid, visittime AS step1_time, MIN(sessionid) AS sessionid, 1 AS step1
    FROM defined_events e1 JOIN eventgroup ON eventgroup.id = e1.eventgroup
    WHERE visittime >= DATE_ADD(arg_date,INTERVAL -14 day) AND visittime < arg_date AND eventgroup.name='SiteVisit'
    GROUP BY userid,visittime
), e2 AS (
    SELECT e2.userid, MIN(e2.sessionid) AS sessionid, 1 AS step2, MIN(visittime) AS step2_time, MIN(e1.step1_time) AS step1_time
    FROM defined_events e2 JOIN e1 ON e1.sessionid = e2.sessionid AND visittime > step1_time JOIN eventgroup ON eventgroup.id = e2.eventgroup
    WHERE visittime < DATE_ADD(step1_time ,INTERVAL +1 day) AND eventgroup.name = 'ProductDetailPage'
    GROUP BY e2.userid
), e3 AS (
    SELECT e3.userid, MIN(e3.sessionid) AS sessionid, 1 AS step3, MIN(visittime) AS step3_time, MIN(e2.step1_time) AS step1_time
    FROM defined_events e3 JOIN e2 ON e2.sessionid = e3.sessionid AND visittime > step2_time
    JOIN eventgroup ON eventgroup.id = e3.eventgroup
    WHERE visittime < DATE_ADD(step1_time ,INTERVAL +1 day) AND (eventgroup.name = 'OrderConfirmationType1')
    GROUP BY  e3.userid
)
SELECT s.devicetype AS devicetype,
    COUNT(DISTINCT CASE WHEN funnel_conversions.step1 IS NOT NULL THEN funnel_conversions.step1_userid  ELSE NULL END) AS step1_count,
    COUNT(DISTINCT CASE WHEN funnel_conversions.step2 IS NOT NULL THEN funnel_conversions.step2_userid  ELSE NULL END) AS step2_count,
    COUNT(DISTINCT CASE WHEN funnel_conversions.step3 IS NOT NULL THEN funnel_conversions.step3_userid  ELSE NULL END) AS step3_count,
    COUNT(DISTINCT CASE WHEN funnel_conversions.step3 IS NOT NULL THEN funnel_conversions.step3_userid  ELSE NULL END) 
		/ COUNT(DISTINCT CASE WHEN funnel_conversions.step1 IS NOT NULL THEN funnel_conversions.step1_userid  ELSE NULL END) AS step3_rate
FROM (
    SELECT e1.step1_time AS step1_time, e1.userid AS userid, e1.userid AS step1_userid, e2.userid AS step2_userid,e3.userid AS step3_userid,
           e1.sessionid AS step1_sessionid, step1, step2, step3
    FROM e1 LEFT JOIN e2 ON e1.userid=e2.userid LEFT JOIN e3 ON e2.userid=e3.userid ) funnel_conversions
LEFT JOIN sessions s ON funnel_conversions.step1_sessionid = s.id 
GROUP BY s.devicetype


这个 SQL“绕”得很严重了,看懂非常费劲,摆在这里就是感受一下。这还只是三步,想再多算几步还得写更多子查询,那就摆不出来了。这种复杂的 SQL,真想不出这能怎么做优化。结果,这句 SQL 在 Snwoflake 的 Medium 集群上(4 节点)跑了 3 分钟没出来,用户只能放弃。

所以,不能也不要指望数据库优化,还是要自己写出高性能算法出来。

那么,什么样的程序语言才能写出刚才说的这些算法呢?

很多,C++,Java 这些都可以。理论上用 SQL 写的存储过程也可以,但工程实现的结果还是会太慢,这还是因为缺失离散性。比如 TopN 问题,在 SQL 中要保存那 10 个成员的小集合也得用临时表,很难写也很慢。

那就不用 SQL,用 C++,Java 这些去写好了。

这又回到我们之前说的集合化特性了,这些语言缺乏集合化,写出来很繁琐。像分组 TopN,如果要考虑各种数据类型、多个分组键、还可能带着计算式,几千行也未必写得出来。而漏斗分析这种复杂运算,还要考虑大数据存储问题,写个几万行也很正常。开发成本极高,以后维护时也累死人。

这样,在现实中就没有可操作性了。

所以,代码能写着简单就变得非常有意义了。一方面是短小,这意味着工作量少,另一方面还要容易,这意味着更多的程序员可以写。从这个角度上看,写着简单和跑得快是一回事。想跑得快,就是要有一种程序语言能让高性能算法写着简单,这才有可操作性。

这样的标准,可能只有 esProc SPL 适合了,它同时拥有集合化和离散性两种特性,又提供相当多固有的高性能算法库函数,这才能写着简单,从而跑得快。

前面的前 10 名问题用 SPL 写出来是这样的:

Orders.groups(;top(10;-Amount)
Orders.groups(Area;top(10;-Amount))


SPL 把 TopN 理解为聚合计算,这个语句中没有排序的字样,也就不会做大排序,而采用刚才说的快速算法了。而且,这里分组前 10 名和全集前 10 名的写法基本一样,只是多了分组键。这也是在集合化的基础上支持了离散性的结果。

漏斗分析用 SPL 写出来是这样:


A

1

=now()

2

=eventgroup=file("eventgroup.btx").import@b()

3

=devicetype=file("devicetype.btx").import@b()

4

=long(elapse(arg_date,-14))

5

=long(arg_date)

6

=long(arg_date+1)

7

=A2.(case(NAME,"SiteVisit":1,"ProductDetailPage":2,"OrderConfirmationType1":3;null))

8

=file("defined_events.ctx").open()

9

=A8.cursor@m(USERID,SESSIONID,VISITTIME,EVENTGROUPNO;VISITTIME>=A4 && VISITTIME

10

=sessions=file("sessions.ctx").open().cursor@m(USERID,ID,DEVICETYPENO;;A9)

11

=A9.joinx@m(USERID:SESSIONID,A10:USERID:ID,DEVICETYPENO)

12

=A11.group(USERID)

13

=A12.new(~.align@a(3,EVENTGROUPNO):e,e(1).select(VISITTIME

14

=A13.run(e=join@m(e1:e1,SESSIONID;e2:e2,SESSIONID).select(e2=e2.select(VISITTIME>e1.VISITTIME && VISITTIME

15

=A14.run(e0=e1.id(DEVICETYPENO),e1=e.min(e1.VISITTIME),e2=e.min(e2),e=e.min(e1.SESSIONID),e3=e3.select(SESSIONID==e && VISITTIME>e2 && VISITTIME

16

=A15.news(e;~:DEVICETYPE,e2,e3)

17

=A16.groups(DEVICETYPE;count(1):STEP1_COUNT,count(e2):STEP2_COUNT,count(e3):STEP3_COUNT,null:STEP3_RATE)

18

=A17.run(DEVICETYPE=devicetype.m(DEVICETYPE).DEVICETYPE,STEP3_RATE=STEP3_COUNT/STEP1_COUNT)

19

=interval@s(A1,now())

这个代码要比前面的 SQL 更短,而且更灵活,再增加几步也还是这段代码。实测的结果,这段代码用单台服务器 10 秒就跑完了。

有了集合化和离散性的 SPL,才能做到写着简单又跑得快。

SPL已开源免费,欢迎前往乾学院了解更多!

相关推荐

MySQL进阶五之自动读写分离mysql-proxy

自动读写分离目前,大量现网用户的业务场景中存在读多写少、业务负载无法预测等情况,在有大量读请求的应用场景下,单个实例可能无法承受读取压力,甚至会对业务产生影响。为了实现读取能力的弹性扩展,分担数据库压...

Postgres vs MySQL_vs2022连接mysql数据库

...

3分钟短文 | Laravel SQL筛选两个日期之间的记录,怎么写?

引言今天说一个细分的需求,在模型中,或者使用laravel提供的EloquentORM功能,构造查询语句时,返回位于两个指定的日期之间的条目。应该怎么写?本文通过几个例子,为大家梳理一下。学习时...

一文由浅入深带你完全掌握MySQL的锁机制原理与应用

本文将跟大家聊聊InnoDB的锁。本文比较长,包括一条SQL是如何加锁的,一些加锁规则、如何分析和解决死锁问题等内容,建议耐心读完,肯定对大家有帮助的。为什么需要加锁呢?...

验证Mysql中联合索引的最左匹配原则

后端面试中一定是必问mysql的,在以往的面试中好几个面试官都反馈我Mysql基础不行,今天来着重复习一下自己的弱点知识。在Mysql调优中索引优化又是非常重要的方法,不管公司的大小只要后端项目中用到...

MySQL索引解析(联合索引/最左前缀/覆盖索引/索引下推)

目录1.索引基础...

你会看 MySQL 的执行计划(EXPLAIN)吗?

SQL执行太慢怎么办?我们通常会使用EXPLAIN命令来查看SQL的执行计划,然后根据执行计划找出问题所在并进行优化。用法简介...

MySQL 从入门到精通(四)之索引结构

索引概述索引(index),是帮助MySQL高效获取数据的数据结构(有序),在数据之外,数据库系统还维护者满足特定查询算法的数据结构,这些数据结构以某种方式引用(指向)数据,这样就可以在这些数据结构...

mysql总结——面试中最常问到的知识点

mysql作为开源数据库中的榜一大哥,一直是面试官们考察的重中之重。今天,我们来总结一下mysql的知识点,供大家复习参照,看完这些知识点,再加上一些边角细节,基本上能够应付大多mysql相关面试了(...

mysql总结——面试中最常问到的知识点(2)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上篇内容,主要复习了索引,事务,锁,以及SQL优化的工具。本篇文章接着写后面的内容。性能优化索引优化,SQL中索引的相关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最好是全匹配。如果是联合索引的话,遵循最...

MySQL基础全知全解!超详细无废话!轻松上手~

本期内容提醒:全篇2300+字,篇幅较长,可搭配饭菜一同“食”用,全篇无废话(除了这句),干货满满,可收藏供后期反复观看。注:MySQL中语法不区分大小写,本篇中...

深入剖析 MySQL 中的锁机制原理_mysql 锁详解

在互联网软件开发领域,MySQL作为一款广泛应用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其锁机制在保障数据一致性和实现并发控制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对于互联网软件开发人员而言,深入理解MySQL的锁机制原理...

Java 与 MySQL 性能优化:MySQL分区表设计与性能优化全解析

引言在数据库管理领域,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长,如何高效地管理和操作数据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MySQL分区表作为一种有效的数据管理技术,能够将大型表划分为多个更小、更易管理的分区,从而提升数据库的性能和可...

MySQL基础篇:DQL数据查询操作_mysql 查

一、基础查询DQL基础查询语法SELECT字段列表FROM表名列表WHERE条件列表GROUPBY分组字段列表HAVING分组后条件列表ORDERBY排序字段列表LIMIT...

MySql:索引的基本使用_mysql索引的使用和原理

一、索引基础概念1.什么是索引?索引是数据库表的特殊数据结构(通常是B+树),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