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360必应搜狗淘宝本站头条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IT技术 > 正文

让你的Python代码更易读:7个提升函数可读性的实用技巧

wptr33 2025-07-08 23:41 22 浏览

如果你正在阅读这篇文章,很可能你已经用Python编程有一段时间了。今天,让我们聊聊可以提升你编程水平的一件事:编写易读的函数。

请想一想:我们花在阅读代码上的时间大约是写代码的10倍。所以,每当你创建一个清晰直观的函数时,其实是在为自己和团队节省时间和减少挫败感。

本文将带你了解七个实用技巧,帮助你把晦涩难懂的代码转变为清晰、易维护的函数。我们会通过前后对比示例,并解释这些改动为何重要。让我们开始吧!


1. 使用有描述性的函数名和参数名

函数名应该是清晰描述所执行动作的动词,参数名也应当具有描述性。

反面示例
看看这个函数,你能看出它干什么吗?

def process(d, t):
    return d * (1 + t/100)

"process" 这个名字很含糊,单字母参数"d"和"t"完全看不出用途。它是在计算折扣?加利息?不看代码其他部分,根本无法知道。

正面示例
这个版本就一目了然:我们正在对价格应用税率。

def apply_tax_to_price(price, tax_rate):
    return price * (1 + tax_rate/100)

函数名准确描述了所做的动作,参数名也清晰指出了每个值代表的含义。即使是不熟悉代码的人,也能一眼看懂。


2. 限制参数数量

参数过多的函数难以理解,也容易出错。如果需要传递多个相关值,应该有逻辑地进行分组。

反面示例
这个函数有9个参数:

def send_notification(user_id, email, phone, message, subject, 
                     priority, send_email, send_sms, attachment):
    # 代码实现...

调用这个函数时,你必须记住所有参数的顺序,非常容易出错。而且也不清楚哪些参数是必需的,哪些是可选的。

像 send_notification(42, "user@example.com", "+1234567890", "Hello", "Greeting", 2, True, False, None) 这样的调用,看不出每个值的含义,除非查阅函数定义。

正面示例
通过将相关参数分组,减少参数数量:

def send_notification(user, notification_config, message_content):
    """
    根据配置向用户发送通知。

    参数:
    - user: 包含联系信息的User对象
    - notification_config: 包含通知偏好的NotificationConfig对象
    - message_content: 包含主题、正文和附件的MessageContent对象
    """
    # 代码实现...

现在调用 send_notification(user, config, message) 时,每个参数的含义一目了然,也更灵活。如果将来需要添加新选项,只需在 NotificationConfig 类中扩展即可,无需更改函数签名。


3. 编写清晰且有用的文档字符串(Docstring)

好的文档字符串应说明函数的作用、输入输出及可能的副作用。不要只是重复函数名!

反面示例
这个文档字符串毫无意义:

def validate_email(email):
    """This function validates email."""
    # 代码实现...

它只是重复了函数名,没有任何附加信息。

我们不知道"validates"具体做什么:只是检查格式?验证域名存在?联系邮件服务器?也不知道返回什么,是否会抛出异常。

正面示例
这个文档字符串信息清晰有用:

def validate_email(email: str) -> bool:
    """
    检查邮箱地址格式是否有效。

    参数:
    - email: 要验证的邮箱字符串

    返回:
    - 如果邮箱格式有效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注意:
    - 本验证仅检查格式,不验证地址是否真实存在
    """
    # 代码实现...

具体说明了:

  • 只检查邮箱格式
  • 输入参数类型为字符串
  • 返回布尔值
  • 限定了功能范围(只检格式)
  • 类型注解进一步表明输入输出类型

4. 每个函数只做一件事

函数应专注于单一职责。如果你用“和”来描述一个函数的作用,那它很可能做得太多了。

反面示例
你一定会同意,这个函数确实做了太多事情:

def process_order(order):
    # 验证订单
    # 更新库存
    # 收款
    # 发送确认邮件
    # 更新分析数据

它同时处理验证、库存管理、支付、通知和数据分析。这样做的坏处:

  • 难以测试,需要模拟许多依赖
  • 难以维护,任何一处变化都影响整体
  • 复用性差,比如单独复用验证逻辑就做不到

正面示例
将其拆分为单一职责函数:

def process_order(order):
    """从验证到确认处理客户订单。"""
    validated_order = validate_order(order)
    update_inventory(validated_order)
    payment_result = charge_customer(validated_order)
    if payment_result.is_successful:
        send_confirmation_email(validated_order, payment_result)
        update_order_analytics(validated_order)
    return OrderResult(validated_order, payment_result)

现在,每个任务都有专属函数:

  • 单一职责函数便于单独测试
  • 变更如邮件逻辑,只需改对应函数
  • 主函数结构像伪代码,整体流程一目了然

5. 使用类型注解增加清晰度

Python的类型提示让代码自文档化,有助于在运行前发现错误。

反面示例
这个函数虽然能用,但不够清晰:

def calculate_final_price(price, discount):
    return price * (1 - discount / 100)

discount的单位是什么?百分比还是小数?能否为负?返回值是什么?

没有类型注解,后续开发者可能会传错值或误用返回结果。

正面示例
类型注解让输入输出一目了然:

def calculate_final_price(price: float, discount_percentage: float) -> float:
    """
    计算应用折扣后的最终价格。

    参数:
    - price: 商品原价
    - discount_percentage: 要应用的折扣百分比(0-100)

    返回:
    - 折后价
    """
    return price * (1 - discount_percentage / 100)

参数名 discount_percentage 也表明应传入百分数(如20表示20%),不是小数(0.2)。文档字符串进一步说明了取值范围(0-100)。


6. 明智使用默认参数和关键字参数

默认参数让函数更灵活,但要注意正确使用。

反面示例
这个函数有不少问题:

def create_report(data, include_charts=True, format='pdf', output_path='report.pdf'):
    # 代码实现...

参数 format 与Python内置函数同名。硬编码的 output_path 意味着报告总会被覆盖。

所有参数都可以按位置传递,调用如 create_report(customer_data, False, 'xlsx') 不易理解那个False的含义。

正面示例
改进版如下:

def create_report(
    data: List[Dict[str, Any]],
    *,  # 强制后续参数用关键字
    include_charts: bool = True,
    format_type: Literal['pdf', 'html', 'xlsx'] = 'pdf',
    output_path: Optional[str] = None
) -> str:
    """
    根据提供的数据生成报告。

    参数:
    - data: 要包含在报告中的记录列表
    - include_charts: 是否生成图表
    - format_type: 报告输出格式
    - output_path: 报告保存路径(若为None,则使用默认路径)

    返回:
    - 生成的报告文件路径
    """
    if output_path is None:
        timestamp = datetime.now().strftime('%Y%m%d_%H%M%S')
        output_path = f"reports/report_{timestamp}.{format_type}"

    # 代码实现...

    return output_path

优势:

  • 用*强制后续参数必须用关键字,调用如 create_report(data, include_charts=False) 更清晰
  • 将 format 改为 format_type,避免与内置函数冲突
  • output_path 默认None,动态生成防止覆盖
  • 类型注解 Literal['pdf', 'html', 'xlsx'] 明确允许的格式类型

7. 用守卫子句(Guard Clause)做提前返回

用守卫子句提前处理边界情况,避免多层嵌套。

反面示例
以下函数嵌套条件太多,形成“金字塔型代码”:

def process_payment(payment):
    if payment.is_valid:
        if payment.amount > 0:
            if not payment.is_duplicate:
                # 真正的业务逻辑(被埋在多层内)
                return success_result
            else:
                return DuplicatePaymentError()
        else:
            return InvalidAmountError()
    else:
        return InvalidPaymentError()

主业务逻辑被深埋在嵌套之下,每加一个条件就多一层嵌套,代码越来越难以阅读。

正面示例
用守卫子句提前处理异常情况,主逻辑无需嵌套。

def process_payment(payment: Payment) -> PaymentResult:
    """
    处理支付事务。

    返回 PaymentResult 或抛出相应异常。
    """
    # 守卫子句做验证
    if not payment.is_valid:
        raise InvalidPaymentError("支付验证失败")

    if payment.amount <= 0:
        raise InvalidAmountError(f"无效支付金额: {payment.amount}")

    if payment.is_duplicate:
        raise DuplicatePaymentError(f"重复支付ID: {payment.id}")

    # 主要逻辑 - 无需嵌套
    transaction_id = submit_to_payment_processor(payment)
    update_payment_records(payment, transaction_id)
    notify_payment_success(payment)

    return PaymentResult(
        success=True,
        transaction_id=transaction_id,
        processed_at=datetime.now()
    )

每个验证单独清晰,出错即提前返回(或抛异常)。成功路径无嵌套,主业务逻辑显而易见。扩展性更强,新验证仅需加守卫子句,不必嵌套更深。


总结

花时间编写清晰、易读的函数,你的代码将具备:

  • 更少的bug
  • 更容易测试
  • 更易供他人(或半年后的自己)维护
  • 自带文档功能
  • 更可能被复用,而不是重写

请记住,代码被阅读的次数远大于被书写的次数。希望你能从本文中收获几个关键要点!

相关推荐

MySQL进阶五之自动读写分离mysql-proxy

自动读写分离目前,大量现网用户的业务场景中存在读多写少、业务负载无法预测等情况,在有大量读请求的应用场景下,单个实例可能无法承受读取压力,甚至会对业务产生影响。为了实现读取能力的弹性扩展,分担数据库压...

Postgres vs MySQL_vs2022连接mysql数据库

...

3分钟短文 | Laravel SQL筛选两个日期之间的记录,怎么写?

引言今天说一个细分的需求,在模型中,或者使用laravel提供的EloquentORM功能,构造查询语句时,返回位于两个指定的日期之间的条目。应该怎么写?本文通过几个例子,为大家梳理一下。学习时...

一文由浅入深带你完全掌握MySQL的锁机制原理与应用

本文将跟大家聊聊InnoDB的锁。本文比较长,包括一条SQL是如何加锁的,一些加锁规则、如何分析和解决死锁问题等内容,建议耐心读完,肯定对大家有帮助的。为什么需要加锁呢?...

验证Mysql中联合索引的最左匹配原则

后端面试中一定是必问mysql的,在以往的面试中好几个面试官都反馈我Mysql基础不行,今天来着重复习一下自己的弱点知识。在Mysql调优中索引优化又是非常重要的方法,不管公司的大小只要后端项目中用到...

MySQL索引解析(联合索引/最左前缀/覆盖索引/索引下推)

目录1.索引基础...

你会看 MySQL 的执行计划(EXPLAIN)吗?

SQL执行太慢怎么办?我们通常会使用EXPLAIN命令来查看SQL的执行计划,然后根据执行计划找出问题所在并进行优化。用法简介...

MySQL 从入门到精通(四)之索引结构

索引概述索引(index),是帮助MySQL高效获取数据的数据结构(有序),在数据之外,数据库系统还维护者满足特定查询算法的数据结构,这些数据结构以某种方式引用(指向)数据,这样就可以在这些数据结构...

mysql总结——面试中最常问到的知识点

mysql作为开源数据库中的榜一大哥,一直是面试官们考察的重中之重。今天,我们来总结一下mysql的知识点,供大家复习参照,看完这些知识点,再加上一些边角细节,基本上能够应付大多mysql相关面试了(...

mysql总结——面试中最常问到的知识点(2)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上篇内容,主要复习了索引,事务,锁,以及SQL优化的工具。本篇文章接着写后面的内容。性能优化索引优化,SQL中索引的相关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最好是全匹配。如果是联合索引的话,遵循最...

MySQL基础全知全解!超详细无废话!轻松上手~

本期内容提醒:全篇2300+字,篇幅较长,可搭配饭菜一同“食”用,全篇无废话(除了这句),干货满满,可收藏供后期反复观看。注:MySQL中语法不区分大小写,本篇中...

深入剖析 MySQL 中的锁机制原理_mysql 锁详解

在互联网软件开发领域,MySQL作为一款广泛应用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其锁机制在保障数据一致性和实现并发控制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对于互联网软件开发人员而言,深入理解MySQL的锁机制原理...

Java 与 MySQL 性能优化:MySQL分区表设计与性能优化全解析

引言在数据库管理领域,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长,如何高效地管理和操作数据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MySQL分区表作为一种有效的数据管理技术,能够将大型表划分为多个更小、更易管理的分区,从而提升数据库的性能和可...

MySQL基础篇:DQL数据查询操作_mysql 查

一、基础查询DQL基础查询语法SELECT字段列表FROM表名列表WHERE条件列表GROUPBY分组字段列表HAVING分组后条件列表ORDERBY排序字段列表LIMIT...

MySql:索引的基本使用_mysql索引的使用和原理

一、索引基础概念1.什么是索引?索引是数据库表的特殊数据结构(通常是B+树),用于...